早在星越L于上海車展首次亮相之日,便有人預測它將成為今年的“爆款”;從實際銷量表現來看,星越L也確實沒有令人失望。
月初,吉利汽車發布了8月份銷量表現,于7月20日上市的星越L,在首個自然月中斬獲10036輛的銷量表現。確實,如果縱覽整個SUV市場,這一數據尚且不足以擠進乘聯會榜單前十五名,但作為定價在13-18萬元區間的國產車型,能夠實現媲美同級合資緊湊SUV銷量表現,星越L還是獨一份。
事實上,汽車情報新媒體走訪吉利4S店發現,星越L大多仍以“訂單式”銷售,對于緊俏的中高配車型而言,等車周期甚至多達一個月左右。那么,為何星越L能夠賣得這么火?拋開“網紅”屬性來看,它又是否值得消費者放棄合資SUV轉而選它?在近日的一次試駕活動中,筆者終于找到了答案。
動力充足,智能配置加分
關于星越L的外觀設計,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這里便不再贅述;相較而言,與普通客戶試駕的淺嘗輒止不同,此次試駕路線長達近300公里,歷時4個小時左右,覆蓋了市區、高速、鄉道、山路等復雜路況,基本能夠模擬車主遇到的所有用車情況。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星越L在市區行駛表現的話,相信沒有比“好開”這個詞更為貼切。首先,星越L的方向盤轉向非常輕便,比如在低速且需要頻繁轉向的倒車情況下,它絲毫不會拖泥帶水,即便是力量比較小的女性車主也能輕松駕馭。此外,在低速通過狹窄路面時,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盤功能便能被喚醒,避免車輛磕碰的同時,開起來也會更加有底氣。
當然,如果說市區的走走停停只能算是“小菜”的話,那高速路況可以說是對一款車較大的考驗。就實際駕駛感受來說,即便時速上升至100km/h,星越L的底盤依舊非常扎實,就連在通過減速裝置的時候,車輛也沒有多余的彈跳,舒適性絕對可圈可點。出乎意料的是,雖說星越L采用了偏向于運動屬性的固特異輪胎,但高速行駛過程中并沒有明顯的胎噪,可見其隔音措施還是比較出色的。
面對長達百公里的高速路段,當然少不了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加持。激活星越L輔助駕駛的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提前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并在行駛過程中按下方向盤左上角的“定速巡航”按鍵,車輛便能進入自適應巡航狀態。此時,系統便能主動接管車輛,在遇到障礙物,或者限速降低時減速,既能減輕駕駛疲勞,又能避免超速,可以說是長途司機的“福音”了。
另外,此次試駕路線中還包含了一段鄉道路面,道路崎嶇不平,甚至包含有部分砂石路面。不過,此次試駕的是2.0T+8AT+四驅的星越L頂配車型,面對這種路況自然不在話下,穩定且扎實的動力輸出,讓跑“爛路”反而變成了一種樂趣。
最后,便是此次試駕過程的重頭戲了。進入山區后,車輛會面臨很多“發卡彎”,大幅度轉彎與大角度斜坡,既是對駕駛水平的考驗,更挑戰著車輛的動力系統。好在星越L的2.0T高功率發動機擁有238Ps馬力、350N·m扭矩,輸出動力與響應速度都比較出色,用朋友的話來說,“雖然多數緊湊SUV都能開上山,但星越L明顯會更加‘從容’”。
豪華拉滿,感受越級提升
對于大部分中國家庭而言,最終買哪款車并不是“一個人的決定”,除了需要照顧到司機的感受以外,家人的意見也非常重要。在試乘的過程中,星越L的表現也絕對配得上“出色”二字。
誠然,如今大部分合資緊湊SUV的內飾已經擺脫了“硬塑料”的詬病,中控臺及車門扶手上的軟質包裹,令檔次感得到一定提升。但是,星越L的內飾可以用“豪華”來形容,中控臺及內車頂采用了大量的翻毛皮材質,令內飾顯得更為溫馨;車門上帶有縫線的皮質包裹,以及木紋飾板,看起來也會更有設計感,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通常情況下,副駕駛是家庭“女主人”的專座,星越L在配置方面也毫不吝嗇。副駕駛前方擁有一塊12.3英寸屏幕,支持操控多媒體播放音樂和視頻,令長途旅行更有樂趣;此外,(頂配)副駕駛座椅也擁有座椅加熱及通風功能,并支持六向調節,令乘客找到更為舒適的坐姿。
至于尺寸方面,星越L的長寬高分別達到4770/1895/1689(mm),軸距為2845mm,雖以緊湊SUV自居,但空間實力能夠與合資中型SUV相媲美。除了后備箱能夠輕松裝下一行四人的行李外,后排也能輕松翹起“二郎腿”,完全脫離了印象中“緊湊SUV”的空間水平印象。
不難發現,星越L用“頂配”僅為合資緊湊SUV“入門級”的價格水平,帶來了媲美合資中型SUV的性能實力,由此也不難理解它為何能夠賣得那么好了。
結語:曾經,有人將法系車比作“湯圓”,意思是“好的東西都在里面”。在筆者看來,如今的星越L更像是“粽子”,在光鮮的外表之下,還保留著誠意滿滿的“內心”。因此,雖說星越L在品牌溢價能力方面尚不及同級合資車型,但相信只要試過星越L的人,都會用錢包投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