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市場趨勢來看,年初為汽車行業的銷售淡季,但依靠愈發誘人的“價格戰”,今年3月份的汽車市場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
據乘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168.7萬輛,同比增長6%,環比大漲52.8%,可見消費熱情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同時,在消費目光被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吸引的背景下,3月份自主品牌零售份額達54.8%、零售滲透率41.6%,同樣反映出消費需求的變化。從終端市場的廠商零售銷量排名中,更容易看出行業正經歷的大洗牌。
毫無疑問,奪得廠商銷冠的品牌依舊是比亞迪,其3月份銷量26萬輛、市場份額達15.4%,比第二、三名加起來還要多。不夸張地講,如今比亞迪已牢牢掌握著10萬-25萬級市場的“定價權”,看似云淡風輕的價格調整,都將為該售價區間的燃油、新能源車型帶來巨大沖擊。車型賣得便宜,車企還能掙錢,是比亞迪除技術以外的最大優勢所在。
相較而言,“南北大眾”依舊是合資陣營遙遙領先的存在。其中,一汽-大眾賣出14.1萬輛,穩居榜單第二,而上汽大眾銷量為8.7萬輛,同樣躋身前五。雖說時代風向在變,但諸如帕薩特、探岳等車型依然是“宜家宜商”市場的熱門選項,疊加終端優惠,能獲得不錯的銷量反饋。同時,大眾ID.系列也是合資純電陣營的佼佼者,相較于銷量助力,消費習慣的培養無疑更加重要。
此外,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銷量分別為11.4萬輛、10.4萬輛,屬于穩扎穩打的表現。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汽車,雖說3月份零售量為7.5萬輛,但批發量達到17.5萬輛,僅次于比亞迪。深耕海外市場,幫助奇瑞釋放產能、擴大規模化效應優勢;今年在新能源市場全面發力,則有望開拓出更大的增量空間。其年終的銷量數據,有望帶來更大驚喜。
與以往相同,特斯拉中國的季度末產能優先供應國內市場,3月份國內銷量為6.2萬輛,Model Y和Model 3分別貢獻出47917輛、14481輛。北京奔馳算是3月份廠商前十名中的“黑馬”,得益于奔馳C級、奔馳GLC月銷均達到2萬輛上下的水平,最終以月銷6.1萬輛奪得榜單第八名的成績。
最后,榜單第九、十名分別為一汽豐田和上汽通用,二者月銷量均為5.8萬輛,也算是差強人意。基于年輕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合資品牌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僅在于新能源市場布局的斷檔,還在于品牌調性、服務營銷層面的消費認同。如何打贏“價值戰”,令合資燃油車型獲得更強的用戶粘性,也是合資品牌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正所謂“不破不立”,如果按照原本的經營思路在新能源時代發展,很難獲得差異化優勢,而新能源和海外布局兩大賽道,成為今年甚至是未來數年的核心話題。自主品牌的成績毋庸置疑,而合資品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至于誰能笑到最后,還得靠實力來說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