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大眾ID.4量產版車型的亮相代表著大眾品牌在純電動領域真正向中國市場發起進攻,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車型也將開啟大眾品牌新的時代。“2024、2025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一品牌”,大眾中國CEO馮思翰的這是番話更是表明了大眾強有力的攻勢。
不同于燃油車市場的絕對優勢,大眾在國內的純電動市場似乎還顯得尤為稚嫩,不僅與新興的電動車品牌有不小的差距,相比部分傳統車企也慢了一步。一上來就這么來勢洶洶的爭第一,自信還是狂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大眾敢出此狂言,底氣就來自于強大的實力,MEB平臺就是其中的關鍵王牌。作為大眾為專門純電動車型開發的模塊化平臺,MEB平臺采用全新三電系統布局,帶來更好的能效和空間表現,軟件架構方面采用類似智能手機的“硬件-系統平臺-各應用”方案層級結構,使得集成效率更高、應用功能更豐富。
另外根據大眾集團此前公布的“Planning Round 68”,計劃2020-2024年在混合動力、電動出行以及數字化領域投資600億歐元,純電動領域投資約330億歐元,混合動力及數字化領域投資270億歐元。
產品方面,大眾集團計劃到2029年將推出75款純電動車、近60款混合動力車,電動車銷量將達2600萬輛,混合動力車銷量近600萬輛。其中將有近2000萬輛的電動汽車在MEB平臺生產,近600萬輛電動汽車使用奧迪與保時捷合作開發的PPE豪華版純電動平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雖然產品來的有些晚,但大眾早已打下了相當堅實的根基。此前德意志銀行曾預計大眾可能在2022年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現在看來,大眾還是有這個資本的。
瞄準市場空白,果斷出擊
在新能源車型的銷量排行榜上,兩種車型賣的最好,一種是五菱宏光MINI EV這類依靠極高性價比搶占市場的微型車,價格普遍在10萬元甚至5萬元以內,只是純粹的代步工具;另一種是特斯拉、蔚來這類自稱高端的新晉品牌,憑借新穎的技術打入30萬元左右或以上的價位段,為很多富人追求新潮的體驗提供了選擇。
上有保時捷Taycan、特斯拉,下有五菱宏光MINI EV,可15—25萬元這個本該熱門的市場卻不溫不火,純電動車型在如此寬泛的價位段之間出現了極大的市場空白,缺少真正走量的大眾化電動車型。
可能會有人說,20多萬的特斯拉Model 3也算啊。它賣得好不假,但特斯拉始終標榜自己是豪華品牌,就拿Model 3的級別和做工來看,價格還是不夠親民,換句話說,如果大眾這種傳統車企在同級別推出一款類似的純電動車型,一定會比Model 3便宜很多。
大眾ID.4便做了個很好的示范,定位緊湊型SUV,NEDC續航550km,補貼后價格在25萬元以內,預計明年春節開啟交付。而且有意思的是,豐田全力布局混動車型和氫燃料汽車,因此大眾的最大對手沒有了,奔馳寶馬奧迪這類豪華品牌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又不在一個價位段,對大眾并不能構成威脅,大眾這一步走的實在是妙。
不過大眾真正的危機反而來自于自主品牌,既然要以性價比搶占市場,必然繞不開眾多國產車型,而且在純電動車最關鍵的續航里程這一指標上,很多自主品牌都做到了行業領先的水平,大眾在它們面前可能就只剩下品牌優勢了。怎么打好這場價格戰,絕對是一個難題。
結語:身為中國燃油車市場當之無愧的絕對霸主,進入中國市場已經36年的大眾汽車如今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縱然強大的技術儲備和產品布局相當縝密,但繼續坐穩頭把交椅也沒那么容易,如何下好這盤大棋,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