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如果你想買一臺車,大多數時候是一個人行動,到經銷商那兒聽銷售顧問介紹介紹,然后親自試駕下,便刷卡下單。在這個坐在車輪子上的國家,買一輛車就好比買一臺家用電器,很可能過幾天,用的不順心了就會將車賣掉,去浩大的二手車市場再購置一臺。
不過,在我們國家,由于受到傳統文化以及汽車工業的發展程度影響,買車就又是一番景象了。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探討下當今國人買車時容易犯的毛病,看看這些癥結在您身上有沒有。
No.1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李二蛋,你買的那款SUV是啥車。课乙蚕胭I一臺”、“親,你買的那款車有啥毛病沒?在哪兒買的推薦我一下地址”。
誠然,在我們買車時,往往身邊親戚朋友的一句話,就會改變自己的購車決定,“別人買什么車”變成了自己選車的最大論據。這種情況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明顯,身邊有一個人買了這款車,不出一年,就會發生“Ctrl+C、Ctrl+V”現象。
比如說,十年前雅閣大火特火的時候,大家一窩蜂的買,寧可加價3萬元,也不買降價3萬元的帕薩特。而十年后,調轉個頭,一窩蜂去買帕薩特,雅閣少人去關注,降價3萬也不溫不火。
從理性角度講,這既是一件好事,同時又是一件壞事兒。好的地方是你可以根據親戚朋友的買車經驗,少走一些彎路,畢竟親戚朋友都不會給自己推薦差的。但是,壞的地方在于,汽車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商品,它不像手機或者筆記本那樣長得都大差不差,親戚朋友喜歡的車樣式、動力、空間往往與自己的需求相差十萬八千里。一句話,本來是自己要買的車,卻讓別人給做了主。
NO.2迷信鍵盤黨,不親自體驗
買車之前,絕大多數消費者往往會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自己心儀車的各種屬性和功能,包括論壇、網站等。這時候,不少消費者可能會被各路鍵盤車神的“至理名言”嚇住,神馬通過各種參數對比,這款車動力不強、空間狹小、配置太低等充斥消費者身邊,大大影響了購車的積極性。
在此,小編想說的是,網上的文章肯定有它的參考意義和價值。但是買車還講究體驗二字,沒有去4S店親身感受下這款車的動力、科技、配置以及外觀顏值等,就迷信網絡上鍵盤黨的話,往往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當然,關于這款車的口碑以及各項故障是具有參考意義的,比如說斷軸、漏機油、發動機噪音大、變速箱異響等案例,畢竟咱有句古語說的好嘛,蒼蠅不叮無味的蛋。
NO.3好看就行,忽視安全
很多人買車主要是看重外觀,不管這輛車配置多么低、動力多么弱,只要在預算范圍內外觀過得去,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花錢購買。其實,車大多數時間都是要在路上駕駛,車上的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安全配置,其重要性要遠遠大于車輛的外觀。
從某種程度上講,買車不像買衣物,覺得好看就可以,一定不要忽視所要購買的車輛的主被動安全性,例如標配的氣囊數量、ABS+EBD、ESP等這些被動裝備,側門防撞梁、前后防撞梁等車身剛性結構配備。畢竟在路上安全是第一的。
再則車輛操控性好壞也不要無視,買車是用來開的,如果開起來不舒服,操控性不佳,的確是很難受的事情,而且底盤、動力等核心系統是最反映汽車廠家功底的。
NO.4對合資品牌過于盲目崇拜
車一定得大,品牌一定得洋。這源于傳統文化,大家應該聽過八抬大轎,古時候,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現代社會,不會再有這種物品,但總得有替代品,這種替代品就是汽車。為何中國汽車越來越長、越來越寬敞、越來越往豪華發展,原因在此。
雖然中國品牌的汽車工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仍不能阻止一些國人對中國品牌的不信任以及對合資品牌的盲目崇拜。舉個栗子,當開7萬元的東風悅達起亞K2都會嘲笑開15萬元頂配的奇瑞瑞虎7時,你就會明白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當然,我們希望持這種觀點和態度的國人只是一小部分,畢竟我國的汽車品牌早已不是當年的粗制濫造,從這些年吉利、奇瑞、江淮、榮威、比亞迪、海馬等中國品牌新出的車型來看,已經具備了和合資對手站在一起拜拜手腕的實力。
尤其是吉利汽車,制造了一大批精品車型,比如說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哪一款拿起來都是細分市場的當家花旦。所以,中國品牌收復被合資侵占的失地是早晚的事兒,歷史不可阻擋。
【結語】說了這么多,不知道這些買車時容易犯的“毛病”在您身上有還是沒有?如果沒有的話,那再好不過了,說明您是一位十分理智的消費者。如果有的話,最好能調整一下錯誤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買到最適合自己的車,您說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