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月底保時捷被爆出減配“電動轉向柱”,到如今依舊有大批車評人在身體力行地聲討這一行為,時間已經過了兩周左右的時間。此前的保時捷恐怕并不會想到,在號稱“互聯網沒有記憶”的年代中,這件事的熱度久久未能散去。
關于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相信大家已經非常清楚,簡單來說,面對原應搭載“電動轉向柱”的車型,保時捷在車主未知情的情況下,私自更換為“手動轉向柱”;面對車主的質疑,保時捷僅愿意提供2300元的“代金券”,而此配置選裝價格為3萬元。無論是從“法律”還是“道德”層面來看,保時捷的這一做法都顯得非常不地道。
更為過分的是,據某位持續深挖“保時捷減配”一事的車評人所言,在銷售過程中,保時捷曾在合同中增加了一些諸如“甲方非出于生活消費目的而購買本合同車輛”等細則,從而規避“退一賠三”的風險,為車主維權增大了難度。而面對著事件發酵,保時捷中國曾在4月30日發表了一封“致車主的一封信”,但除第一段結尾處提到了“歉意”外,通篇文章均描述著芯片短缺、疫情反復等車企困難,并未提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法。
當然,這并非消費者與車企第一次站到“對立面”。無論是2021上海車展發生在特斯拉展臺的“車頂維權”,還是寶馬3系、5系被質疑零件“鋁換鋼”,面對爭議,消費者往往會處于劣勢地位,尤其是就豪華品牌而言,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但與此前不同的是,對于有能力入手動輒百萬的保時捷車主而言,3萬元的費用或許并不多;或者說,一個“電動轉向柱”的損失,并不足以令他們為之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即便這個損失并不應該由自己承擔。由此也能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車評人針對此事憤憤不平,但是車主卻并未做出較為強烈的反應。
為何“車評人們”會如此堅持呢?以保時捷為例,去年保時捷在華累計銷量近10萬臺,占據全球銷量的1/3左右,而中國車市也連續7年成為保時捷最大的單一細分市場。不過,保時捷卻并未給予中國消費者對等的尊重與重視,甚至頗有幾分“恩將仇報”的意味。如果今天面對保時捷的“不公平對待”而沉默,未來很難想象是否會有其他品牌效仿。
由此可見,針對保時捷中國的“維權”,其實并非僅僅關系到保時捷車主,或者為此發聲的車評人而已;建立一個健康、公平、和諧的汽車行業大環境,車企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也需要接受更多的監督。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件事都將為保時捷品牌和所有在華車企敲響警鐘:消費者并不都是“軟柿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且行且珍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