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開始的“過渡選項”,到如今的“行業之光”,插混車型在最近兩三年的市場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度解決續航焦慮、用車成本等需求痛點,同時還兼顧綠牌不限行的政策便利,令其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雖說趕在時代的風口,市面上誕生出不少插混車型,但面對多數品牌一片空白的技術背景,以及有待檢驗的市場表現,消費者購車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相較常規的燃油車型,插混版本的起售價較高,能否打消用戶的顧慮、帶來物超所值的表現,顯得非常重要。前不久,剛剛落下帷幕的廣汽本田銳·混動聯盟第四屆極限續航挑戰賽,便帶來了較為客觀的參考。
在本次挑戰賽中,共有包括雅閣銳·混動、奧德賽銳·混動等在內,涵蓋HEV+PHEV雙動力的五款車型,經歷了喀什盤龍古道、威海千里山海和寧夏66號傳奇公路,是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一次“年度大考”。
其中,首次出戰的廣汽本田皓影銳·混動e+在20L油續航挑戰賽中一鳴驚人,以三強戰隊分別獲得896.4km、878.5km、867.2km的成績穩固了動力強、油耗低、續航遠的標簽。相信大家都很好奇:20L油續航超800公里,皓影銳·混動e+是如何做到的呢?
從動力層面來看,皓影銳·混動e+搭載了專屬的2.0L+E-CVT動力總成,除發動機能夠壓榨出最大107kW功率、175N·m扭矩,提供充足的動力儲備外,電動機總功率135kW、總扭矩315N·m的極致性能,更是可以與3.0L自吸發動機的輸出表現相媲美。
如此一來,面對彎折接近180度、落差達到1100米的喀什盤龍古道時,皓影銳·混動e+能夠憑借著強勁的動力輸出輕松應對復雜路況,扎實的底盤和說來就來的動力,令本田家族的運動基因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相較而言,威海千里山海的道路情況便顯得柔和得多,而頻繁啟停的城區路況,也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日常用車環境。值得一提的是,皓影銳·混動e+擁有純電續航85km的表現,對于具備充電條件的用戶而言,早上上班或晚上到家的“隨手一充”,完全能夠將其當做“純電動車”來使用。既有EV模式的靜謐性和加速性能,又有插混車型的續航保障和動力儲備,它完全可以帶來“一車兩用”的感受。
當然,如果面對高速或急加速等復雜路況,皓影銳·混動e+的i-MMD混動系統才算真正迎來了用武之地。在急加速過程中,車輛可以無縫切換至“混動行駛模式”,兩套動力輸出的澎湃動力,能夠帶來媲美性能車的“速度與激情”;當然,在高速巡航階段,“引擎行駛模式”則能派上大用場,處在經濟工況下的發動機直驅,既能減少能量轉化過程中的損失,也能令油耗、效率達到最佳狀態。
若問此次續航挑戰賽中的最大考驗,收官之戰的寧夏66號公路,無疑是對車輛性能、續航能力的極致壓榨。在66號公路兩側,是綿延的山丘與一眼望不到頭的公路,這種“蕭條之美”既能給心靈帶來久違的震撼,同時也在提醒你,如果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趁早提前掉頭回去。
當然,皓影銳·混動e+面對這樣荒無人煙的極端路況,同樣不在話下。首先,整車擁有高效的動能回收系統,不僅能利用下坡為電池充電,還能避免長時間踩剎車,保持相對安全的車速;其次,車輛能夠根據路況實時調整動力傳輸路徑,既能利用廣闊的電驅行駛范圍減少燃油消耗,又能盡可能地令發動機保持在最佳工況,還能利用發動機多余扭矩為電池組發電。令每一滴燃油都發揮出最大效能,是皓影銳·混動e+的可貴之處。
如此來看,皓影銳·混動e+能夠實現20L油續航超800公里,“節油三強”的60L油續航達到刷新紀錄的2642.1km總成績并非偶然。這其中,既有本田i-MMD混動技術的多年積淀,也有皓影銳·混動e+針對產品性能的不斷追求。正如不少網友在看到這份成績后所感嘆的那樣:在插混SUV市場中,姜還是老的辣。
結語:客觀來說,相較于油電混動產品,合資品牌的插混車型發展相對較慢,至于原因,既有技術側重的不同,也有對品牌未來發展的考慮。不得不承認的是,本田在混動領域的技術積淀,支持其快速占據市場頭部位置,而具有代表性的皓影銳·混動e+,也將成為其插混技術最好的“代言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