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時間,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歐美車企可謂吃香喝辣般存在,就因為它們的車型產品力能打,并且有著國產車比不上的品牌效應,日子過得賽神仙。
但隨著國內車市進入新能源這條賽道,大家驚訝的發現一切都變了,直觀表現在這些養尊處優的巨頭銷量開始下滑,甚至近期出現了集體裁員的情況。
相信大家通過各個渠道都看到了類似的新聞報道,沒錯,自今年以來,包括福特、通用汽車、大眾集團和Stellantis集團在內的歐美跨國車企相繼宣布裁員計劃,每家基本上都在千人甚至萬人規模。
看到這不少小伙伴或許會說,難道新能源汽車的威力這么大?能夠對根基牢固的歐美傳統巨頭車企造成這么大的沖擊?
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咱們就拿大眾集團來說吧,上半年這家巨無霸車企的營業利潤同比下滑了11%,來到了101億歐元,其營業利潤率更是降至6.3%。在此影響下,大眾集團下調全年營業利潤率預期至6.5%-7%。
稍微懂點經濟常識的都知道,企業以盈利為目的,誰都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大規模虧損。所以我們看到了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所透露的裁員計劃,中期將減少德國員工3萬人,約占德國員工總數的10%。
當然,大眾汽車的現狀或許還算好的,有比它還要慘的,那就是通用汽車。據悉,上半年通用在華的合資車企上汽通用的產量同比暴跌54%,從45.1萬輛驟減至20.7萬輛。
更慘的還得是盈利數據。通用汽車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在中國市場虧損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7億元),所以最近你在不少短視頻平臺看到關于上汽通用員工曬自己離職的內容。
也就是說,現在這些歐美巨頭陷入了兩難的狀況,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它們不得不跟隨自主品牌一起打價格戰,在讓掉整車利潤的情況下營收數據勢必受到影響。但退出價格戰的話情況似乎更糟糕,那就是銷量直線下滑,久而久之大家會把你給忘掉。短時間退出如今又重返價格戰的寶馬就是最好的案例。
所以說,這些全球巨頭想要重塑以往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榮光,目前來看唯有找到歸零的心態,全身心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這輪智能電動化浪潮中,拿出巨頭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來讓消費者買單。
就拿插電混動來說吧,明明這些歐美巨頭車企的發動機技術可以,其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研究大電池的適合國人需求的插混車型,并且把價格來到和自主插混車一樣的價位,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追回些市場份額。
但現實情況我們都看到了,那就是這種情況還沒有發生;蛟S現在的局面還沒有戳到它們的痛處,等到被“教訓”的受不了了,或許它們就會覺醒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