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油價上漲了咱能理解,為啥電動車也跟著漲價了?
明明現在的燃油車都在打骨折賣,一些品牌甚至打出了七五折,但到了電動車這兒卻是另一番風景,吃相怎么這么難看。
難道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真的兩周后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了一場龍卷風?
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來講,市場經濟調節之下,面對芯片短缺、供應鏈緊張、動力電池核心原料碳酸鋰價格飆漲等影響,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漲價,少則三五千,多則六七千,更有甚者一兩萬,只要漲價幅度太離譜,也都可以理解。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開了一家公司,大環境影響之下,成本不斷地增加,必然導致毛利潤走低,甚至有可能賣一臺賠一臺,你會賠錢做慈善嗎?
尤其是售價在5萬元上下的新能源車,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和奇瑞QQ冰欺凌等,本身利潤就很有限,不漲價的話真的是賠錢交朋友了。
面對越來越多官宣漲價的新能源車企,有一些網友支招了:想買新能源的小伙伴大家聯合起來,你不買我不買,他們漲的價就得吐出來。
乍一看還有些道理。從供需角度分析,需求減少的話,在供應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新能源車企為了銷量肯定要讓出一些利潤的。畢竟新能源去年的滲透率已經飆到了14.8%,2022年2月份更是逆天的21.8%,擺明了這塊蛋糕是要越做越大的。
但問題來了,咱們中國老百姓有個消費習慣必須得說一說,那就是買漲不買跌。
這在樓市中表現得很明顯。房價上漲的時候,大家覺得買房有利可圖,然后瘋狂涌入樓市買房。但是當房價下跌的時候,很多有買房需求的人也開始延遲了購房計劃。
新能源車市也是類似的道理。消費者看到眾多車企官宣漲價,而短時間內的芯片短缺、供應鏈緊張、動力電池核心原料碳酸鋰價格飆漲這種局面又改變不了,為了不多掏錢,自然是選擇盡快入手了。這也是為什么網友在無奈的感慨,雖然電動車漲價了,但車企還是不愁賣。
所以這幾天探店,在一些新能源車企4S店或者商場展示中心,來看車、問車和買車的人明顯絡繹不絕,甚至一些平時工作日門可羅雀的新勢力品牌,都有消費者圍觀駐足。
這樣魔幻的市場不得不讓人感嘆,去年Q1的新能源車市遠沒有現在這么瘋狂,也不過是半年多的時間,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只能說市場真的是瞬息萬變。前一秒還在發愁怎么讓利來提升銷量,后一秒就盤算著漲價的事情了。
說到底,問題的癥結在于,目前新能源車市里的好車型還是太少了。倘若新能源車市像現在的燃油車一樣百花齊放,消費者拿10萬元的預算買車,簡簡單單就有一二十款車型供選擇,競爭完全白熱化,還會像現在這樣隨隨便便官宣漲價嗎?
由此來看,更加充分的市場競爭,或許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對于此,您有什么其他的觀點和看法?歡迎在文末留言互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